计算机网络的性能指标
性能指标从不同方面度量计算机网络的性能。常用的性能指标如下。
带宽(Bandwidth)
本来表示通信线路允许通过的信号频带范围,单位是赫兹(Hz)。而在计算机网络中,带宽表示网络的通信线路所能传送数据的能力,是数字信道所能传送的“最高数据传输速率”的同义语,单位是比特/秒(b/s)。
时延(Delay)
指数据(一个报文或分组)从网络(或链路)的一端传送到另一端所需要的总时间,它由 4 部分构成: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和排队时延。
发送时延。
结点将分组的所有比特推向(传输)链路所需的时间,即从发送分组的第一个比特算起,到该分组的最后一个比特发送完毕所需的时间,因此也称传输时 延。计算公式为
发送时延=分组长度/信道宽度
传播时延。
电磁波在信道中传播一定的距离需要花费的时间,即一个比特从链路的一端传播到另一端所需的时间。计算公式为
传播时延=信道长度/电磁波在信道上的传播速率
处理时延。
数据在交换结点为存储转发而进行的一些必要的处理所花费的时间。
排队时延。
分组在进入路由器后要先在输入队列中排队等待处理。路由器确定转发端口后,还要在输出队列中排队等待转发,这就产生了排队时延。
因此,数据在网络中经历的总时延就是以上4部分时延之和:
总时延=发送时延+传播时延+处理时延+排队时延
时延带宽积
指发送端发送的第一个比特即将到达终点时,发送端已经发出了多少个比特,因此又称以比特为单位的链路长度,即时延带宽积=传播时延x信道带宽。批注:最大链路负载。
往返时延(Round-Trip Time,RTT)
指从发送端发出一个短分组,到发送端收到来自接收端的确认(接收端收到数据后立即发送确认),总共经历的时延。在互联网中,往返时延还包括各中间结点的处理时延、排队时延及转发数据时的发送时延。
吞吐量(Throughput)
指单位时间内通过某个网络(或信道、接口)的数据量。吞吐量受网络带宽或网络额定速率的限制。
速率(Speed)
网络中的速率是指连接到计算机网络上的主机在数字信道上传送数据的速率,也称数据传输速率、数据率或比特率,单位为b/s (比特/秒)(或bit/s,有时也写为 bps)。数据率较高时,可用 kb/s、Mb/s或Gb/s表示。在计算机网络中,通常把最高数据传输速率称为带宽。
信道利用率
指出某一信道有百分之多少的时间是有数据通过的,即信道利用率=有数据通过时间/(有+无)数据通过时间。